食物是营养来源,需掌握正确食用法。温度对人体影响大,37℃代谢佳,肿瘤细胞 42.5℃ - 43℃致死。但热饮热食可能致癌,食管等黏膜易灼伤,还影响消化吸收。青少年及有家族史者应养成食不过烫习惯,饮食健康才是保障。
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热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的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7℃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
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43℃,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
热饮热食与食管癌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和热饮热食可能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
1、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喝“工夫茶”,也是趁热饮用;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热饮的习惯,其食管癌的发病率高于不喝热茶的人群;太行山区的大碗热粥也是趁热才吃。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
2、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均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太行山区的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饮食还有粗、快、硬等特点。日本奈良等食管癌高发区还有吃热茶煮米粥的习惯,并且爱吃蕨菜,这也是相关因素之一。
3、研究发现,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37.2℃,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则会发生不良倾向,何况物理刺激和高温也是世界探讨癌症病因备受关注的项目。
4、另外,由于黏膜的热刺激不断增生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钝,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尸检时,食管癌往往和食管炎同在,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热饮热食对人体的影响
热饮热食不但引起人们与肿瘤发生的联系,而且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细细咀嚼、刺激唾液及与之混合过程都不充分,这不利用饮食的消化吸收。温热刺激往往掩盖了味觉的充分检验,常常难以细细品位各种食物的美味,大多只剩下自身习惯的、在高温中形成的单一品味。久而久之,往往对其他食品食之不香,饮食会越发单一。
健康饮食习惯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分析,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少年的口腔黏膜更加脆弱,应从小养成食不过烫的生活习惯。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者更应早日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食管黏膜神经反射不敏感,往往发生进食梗噎时才到医院检查,多已是进入晚期,失去了早期手术的机会。
对于已有其他不良饮食习惯的人,如吸烟、酣酒、喜食霉变食物等,为减少致癌因素的积累应尽早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清淡温凉吃美味,食不过烫保平安。
99热心医生温馨提醒:我们每天都在吃食物,所以一定要分清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应该怎么吃这些基本常识,只有饮食健康才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障。
食物是营养来源,要掌握正确食用法。温度对人体作用微妙,肿瘤治疗与热饮热食有关,也可能引发食管癌等疾病。过烫饮食不利消化吸收,还易养成不良饮食习惯,青少年更应养成食不过烫的习惯,从现在起关注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