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转移瘤是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肺脏组织的病症。多为多发性病灶,原因多样,症状各异。治疗有手术切除等手段,预防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完全切除转移病灶,以获长期缓解与生存。
肺转移瘤是什么
肺转移瘤是指原发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经血液或淋巴液转移到肺脏组织。多为两肺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
肺转移瘤的原因
1. 血行播散
血行播散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肿瘤细胞经腔静脉回流到右心而转移到肺。瘤栓到达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浸润并穿过血管壁,在周围间质及肺泡内生长,形成肺转移瘤。
2. 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由血行转移至肺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床,穿过血管壁侵入支气管血管周围淋巴结,癌瘤在淋巴管内增殖,形成多发的小结节病灶,通过淋巴管在肺内播散。
3. 邻近器官直接侵犯
肿瘤向肺内直接转移的原发病变为胸膜、胸壁及纵隔的恶性肿瘤。
肺转移瘤的常见原发病灶
常见于绒毛膜癌、乳腺癌;还见于恶性软组织肿瘤、肝癌、骨肉瘤和胰腺癌;也见于甲状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和肾胚胎癌等。
肺转移瘤的症状表现
1. 常见症状
多数有原发癌的症状。肺转移瘤早期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病变广泛时,可出现干咳、血痰和呼吸困难。
并发癌性淋巴管炎、大量胸腔积液、肺不张或上腔静脉压迫时,呼吸困难明显。
继发感染时有发热。
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和杵状指少见。
转移性鳞癌,可形成不典型的癌性空洞。
生长较慢的转移性乳腺癌,可形成弥漫性肺纤维化。
2. 早期症状
肺转移瘤早期呼吸道症状轻或无。在常规X线检查,或在根治性手术或放疗后6个月到3年间复发时被发现。
转移发生在肺间质,为孤立性结节时,多无临床症状;转移灶位于支气管内膜,可出现呼吸道症状。
有肋骨转移者,临床常出现胸痛;支气管黏膜受侵犯可出现小量咯血,绒膜癌肺转移可发生大咯血。
转移瘤侵犯胸膜、主支气管或邻近结构时,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胸痛、胸闷、气急等。
伴纵隔转移时,可表现为音哑、上腔静脉综合征、膈麻痹及食管或气管压迫症状。
肿瘤偶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3. 脓胸
受肿瘤的影响,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胸膜腔受致病菌感染则形成脓胸,出现胸痛、呼吸急促、发热、脉快、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4. 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为一种突然发生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心悸、胸痛、眩晕、心前区不适感、憋闷、气急、手足发凉、晕厥,甚至神志不清。
少数患者可无症状,仅有心电图改变。
肺转移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标准的治疗手段是多发性肺转移瘤切除术。
如果没有其他部位的转移,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许多肿瘤对于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均不敏感,如软组织肉瘤肺转移,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预计超过三分之一。
1. 手术治疗
对少数病例肺部仅有单个转移结节,或虽有几个转移灶但均属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侧肺内,原发肿瘤经治疗后已得到控制,无局部复发,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转移病灶,全身情况好,应考虑手术治疗。
肺切除术的范围应尽量保守,仅作楔形、肺段或肺叶切除术。
术后按肿瘤的病理诊断给予抗肿瘤药物治疗。
有的病例术后数月或数年肺部又出现新的孤立性转移病灶,只要其他器官组织仍无转移则可再次作肺切除术。
2. 其他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不适合两侧肺出现广泛转移的患者。
肺转移瘤的预防措施
肺转移瘤切除术后患者肺结节数量少,有较长的无瘤生存期。
不同恶性肿瘤的肺转移瘤表现不一,生存期也不相同。
最重要的预后指标是肺转移瘤完全切除。
如果转移病灶能够全部切除,避免并发症发生,尽量保留肺组织,那么就能获得长期缓解和生存。
肺转移瘤虽多发,但并非不可治。了解其成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可带来较好效果,预防重在完全切除转移病灶,保留肺组织,让患者有更长的无瘤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