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揭示,肌氨酸不仅能够有效反映前列腺癌的侵袭性,还可能是前列腺癌变的关键因素。通过检测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血液及尿液样本,研究显示肌氨酸水平随癌症进展而升高,并能将良性细胞转化为具有侵袭性的癌细胞。相较于传统的PSA检测,尿肌氨酸检测在诊断前列腺癌及其侵袭性方面表现更佳,特别是在PSA值处于灰色地带时,肌氨酸的诊断价值尤为突出。这一发现或将推动前列腺癌诊断方式的革新,并重振代谢组学研究。

肌氨酸:前列腺癌侵袭性的关键因子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肌氨酸的物质可有效反映前列腺癌的侵袭性。该研究发表在 2009 年 2 月 12 日的《自然》杂志上。

肌氨酸的发现和作用

研究人员分析了 262 份前列腺癌患者样本,发现肌氨酸水平在良性前列腺中极低,在局限性前列腺癌中大幅升高,在转移性前列腺癌中则最高。此外,肌氨酸加入良性前列腺细胞培养基后,细胞表现出侵袭性,表明肌氨酸可能参与癌变过程。

肌氨酸在诊断中的应用

在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升高的患者中,肌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活检阳性的患者。尤为重要的是,在 PSA 为灰色地带 (2~10  ng/ml) 的患者中,肌氨酸与活检结果的一致性优于 PSA。这表明肌氨酸可能作为 PSA 的替代或补充,提升前列腺癌的诊断精度。

代谢组学复兴的契机

这项研究采用了代谢组学方法,即对代谢物的研究。它表明代谢组学在疾病分子标志物的寻找中具有潜力。该研究的成功也许会重新燃起人们对代谢组学的兴趣,为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