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智力是否低下不能一概而论,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智力低下。家长需采取干预措施,如早期干预(良性刺激等)和营养追赶(尽量母乳喂养)等。了解早产儿智力低下的原因、表现及对策,有助于促进其智力发育,发挥大脑潜力。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原因
1. 呼吸功能障碍
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齐,呼吸暂停,皮肤青紫,并可导致脑缺氧。
2. 肺透明膜病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形成肺透明膜病,使缺氧加重。
3. 吞咽和消化功能差
早产儿吞咽和消化功能差,易呕吐、呛奶,引起吸入性肺炎,也可加重缺氧。
4. 肝脏功能不完善
早产儿肝脏功能不完善,有助于退黄的酶及蛋白均缺乏,使黄疸不能快速消退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5. 凝血功能差
此外,早产儿凝血功能差,加上缺氧,易产生颅内出血。
6. 脑细胞损伤
呼吸暂停和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均可导致早产儿脑细胞缺氧、坏死,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7. 低血糖、低血钙
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低血钙,引起惊厥,造成脑细胞损害,引起脑发育障碍,智力低下。
早产儿智力低下的表现
1. 肌张力异常
智力低下、脑瘫患儿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2. 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
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很少有这些动作。
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3. 反射异常
正常小儿头部位置忽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智力低下、脑瘫患儿不消失。
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4. 姿势异常
智力低下、脑瘫患儿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等。
改善早产儿智力低下的对策
1. 早期干预
良性刺激和玩耍让小儿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即各种颜色、多样形状和不同声音。
具体做法和正常儿早期教育类似。
1)在床上和卧室墙上挂些色彩鲜艳或可发出响声的玩具,时常更换,以引起小儿看和听的兴趣。
2)给宝宝玩一些常用物品,发展小儿嘴、眼、手的探索能力。
3)不断和小儿亲切交谈,逗引他高兴地发声。
1~2岁以训练语言和协调动作为主,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通过说做并行、模仿口型等训练小儿用简单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4)通过各种玩耍发展小儿知觉辨别、交流、精细动作和大运动控制能力。
5)通过双手配合活动、动手的游戏、涂画、翻书、生活操作等发展小儿动手能力。
6)通过讲故事、游戏、舞蹈、体育活动,延长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激发其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独立能力、毅力和勇敢等优良性格。
2. 营养追赶
尽量母乳喂养
研究表明,经母乳喂养的体重低的早产儿较没有经母乳喂养的到其7~8岁时智商为高。
研究者报道说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对智商的影响越大。
母乳喂养8个月或更多时间的儿童比那些没有接受母乳的儿童智商上语言方面的得分高6分。
早产儿智力情况需具体看待,其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致智力低下。家长应早期干预,如提供良性刺激、母乳喂养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发挥大脑潜力,防治智力低下,抓住头两年大脑发育关键期进行全面干预。